无人机战烧进俄罗斯本土:泽连斯基放狠话,德国加码援乌,美俄回应将至?
俄乌冲突的最新动态再度吸引全球目光,谈判计划、无人机战术升级以及西方援助的加码,正交织出一幅复杂的战争与外交博弈图景。7月23日,俄乌双方计划在土耳其开启新一轮谈判,而与此同时,无人机攻击频次的提升和德国的军事援助,正在为这场冲突增添更多变数。谈判能否带来和平曙光?还是战火将进一步升级?
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7月21日晚间视频讲话透露,俄乌第三轮谈判计划于7月23日举行,主要议题包括战俘交换和调解备忘录的讨论。然而,俄方尚未确认具体日期,俄罗斯媒体援引消息称谈判可能延后至7月24日至25日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,双方在调解备忘录草案上的立场对立,仍需大量外交工作。谈判的推进充满不确定性,特别是在战场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。
与此同时,乌克兰在军事策略上进一步升级。泽连斯基在新任国防部长什梅加尔的就职仪式上强调,乌克兰必须显著提高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打击频次,并扩大作战半径。他指出,俄罗斯的武器生产设施应成为乌克兰的优先打击目标。这一举措意在削弱俄方的战争能力,但也可能引发更激烈的反制措施。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作用正逐步升级,从最初的侦察功能,发展为对后勤补给线和关键设施的精确打击工具。然而,扩大无人机打击范围也意味着更高的技术和资源需求,乌克兰可能需要更多外部支持。
在西方援助方面,德国宣布将加强对乌克兰的防空支持。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在国际联络小组会议上表示,德国将与英国联合提供22万发“猎豹”防空炮弹,同时投资乌克兰本土国防工业,支持其生产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等远程武器系统。此外,德国还计划与美国协调,尽快向乌克兰提供更多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。这些援助将显著提升乌克兰的防空能力,但也可能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应,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紧张。
另一方面,俄军对乌克兰的空袭依然在持续。据乌克兰方面消息,7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,俄军发射426架无人机和24枚导弹,对乌克兰发动了近一周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,造成至少2人死亡、15人受伤。俄军的空袭目标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军事设施,意在削弱乌克兰的防御能力,同时对西方援助形成威慑。
谈判与战场的双线博弈,正将俄乌冲突推向更复杂的局面。谈判是否能成为和平的突破口?无人机战术和西方援助是否会改变战场态势?这些问题的答案仍然悬而未决,但可以确定的是,俄乌局势的走向将继续深刻影响全球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