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是2025年7月8日,农历六月十四。三分钟了解一位古今名人,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203年前的今天逝世的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:雪莱。
珀西·比希·雪莱,1792年8月4日出生于英国萨赛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菲尔德庄园,1822年7月8日渡海时遭遇风暴,不幸溺亡,享年29岁。
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,被誉为“诗人中的诗人”,与乔治·戈登·拜伦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“双子星座”。雪莱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,是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,也是小说家、哲学家、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、改革家,还被誉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。代表作品有《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》《倩契》《麦布女王》《西风颂》等。
雪莱自幼富于反抗精神,受卢梭、葛德文思想影响。1811年3月25日,因为发表小册子《无神论的必然性》,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。1812年到爱尔兰去支持人民斗争,发表演说《告爱尔兰人民》,号召他们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。1813年出版第一部长诗《麦布女王》,批判专横的封建统治,宣扬了他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,遭到统治阶级迫害,于1814年被迫出国,到意大利和瑞士,与拜伦结为知己。
雪莱短暂一生的核心贡献,在于推动浪漫主义文学与社会改革的结合。他以诗歌为武器,反对专制暴政,支持民族解放运动,宣扬自由、平等的理想。此外,他将柏拉图主义与激进人文主义相融合,主张以教育推动社会变革。
我们一起来欣赏他几段诗句,感受他那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力量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。
这句话曾经点燃过无数人的希望。
这句话告诉我们:如果我们过于爱惜某个事物,就很容易被这个事物所制约。
智慧的人认识到,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,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。因此,智慧的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,也会考虑到他人的利益,从而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。这种平衡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成功,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爱是心与心的双向奔赴。一个人在逾越自己的本性为他人付出爱的同时,也会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,并收获爱,这种双向的正反馈会让我们内心变得充盈。
没有了爱,每个人也就没有了灵魂,都成了行尸走肉,这样的世界想想就阴森可怕,生活的一切也就没有了意义。
雪莱已逝世203年,但他的诗歌还在,他的精神还在,让我们一起怀念雪莱,一起为爱奔赴,一起为心中的理想社会而努力。